復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來自復讀生的自述
#每天多一點思考#
為什么錯過的題目再次考到仍然會錯?為什么手抄的錯題集對你而言完全沒有用,為什么英語閱讀你怎么都看不明白,背了那么多單詞也完全沒有用?每天多一點思考,也許你只是記住了錯題集上的題目,并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意思和考察的重點,也許你只是記住了單詞,并沒有理解它們在文章中的用法和意義......
今天小猿想帶大家探討這樣一群人:
復讀生

------------
首先為什么要復讀?
@薛毛毛
復讀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年,
也許是為了自己在同學聚會的時候能說上話,而不是默默的吃東西,
不會因為別人討論他們學校保研率多高多高,而插不上。
不會因為當他們談起出國,發表論文的時候,感到自己真的好弱
也許是不想讓自己覺得
我們在兩個世界......

@DoldrumsTheMan
我認為高考算是人生中唯一一個可以重來的重大機會,機會的時間成本也是最低的,只要不到一年就可以重新選擇。作為一名在河南復讀過一年的學生我想可以說一說為什么那么多人要復讀,雖然大家覺得他們特別偏執。
首先我想說在中國,出身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之巨大的。在古代,農民的兒子是農民,官員的兒子是官員,皇帝的兒子(太子)是皇帝。
在現在的中國,各個階層的流通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還有什么方法?拼爹?這個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無法決定。機緣巧合?偶遇貴人?這個主動權也不在自己手中,同樣無法決定,但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之后改變自身命運的概率肯定要高一些。
@阿特洛波斯
復讀的,一般是失誤了或者發揮不好,覺得得分遠低于預期了,或者覺得自己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總之卷土重來能多得幾十分。
我們來思考一下,考高幾十分有多大意義呢?
高這幾十分,你有了選擇的空間,你能選擇:
更好的城市(不得不說,更好的教育資源往往偏向于向大城市集中,而更好的城市意味著什么展開講能有好多條)
更好的大學(所謂更好展開講又能有好多條)
更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同學(分數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分數能代表很多,當你考了高分那么你的同學要么是天才型學霸,要么是努力型學霸,要么是來自北京——對我是黑北京分數線——這樣的大城市→_→)
@石柯
選擇復讀是因為有一次跟家人在外面吃飯,在月光下我仔細端詳爺爺奶奶的臉,同時也突然發現爸媽都老了。我想通了,一直以來抗拒復讀,不就是不想吃這份苦嗎?可面對家人長期對我的付出,我想做些什么了——
做一個更好的自己,讓他們驕傲。
------------
復讀一定會有好結果嗎?

@辰月之蒸
很多選擇復讀一年的孩紙并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甚至更差,因為出工不出力的多了去了
@方技
我高中時候總結過一個理想狀態下的公式:
高考實力=(努力+學校加成)×個人天賦/方法
解釋一下:
實力的意思就是去掉發揮和運氣這些不可控因素,當然發揮是實力的一部分,但是我至今找不到一個什么式子可以表達,所以先這樣。
至于說努力,努力可以理解為一個a大于1的對數函數,你努力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努力提升的也沒有一開始努力明顯。
但是有的人你努力都沒努力夠,學校加成又不多,后面乘的就算稍微多點還是考不上……
@二狗請回頭
根據經驗總結很多人考不好有幾點原因:
三天熱乎勁,意志不堅定
去年成績下來的時候想著要臥薪嘗膽,力爭上游,一到學校安定下來就樂不思蜀,整日整夜的都沉迷于小說女友之中難以自拔,這種人考好都沒天理。
學習方法本身存在問題
我一室友整夜的學到1.2點才睡覺(我每晚回寢室就睡,被她們光照的失眠)第二天上數學課的時候,坐我旁邊開始了“小雞啄米”模式。瘋狂做題,有錯題本只記一次從不回頭看,這些都是一方面因素。
壓力太大
這種沒法解釋,我一同學高考結束那天晚上趴在大壩子上哭了一個多小時,就是因為這一年以來積攢的壓力過于沉重!
@匿名用戶
我高中所在的學校辦有復讀班,我從高一到高三接觸了三年復讀生,在高三那年進入復讀班學習(高復班師資更好)。
一開始,大多數人都是很努力的。但是漸漸的就沒那么努力,甚至放棄。
我認為原因如下:
-高復的選擇是一時的沖動,誤以為我選擇高復來年我就一定能成功。
-沒有接受再次失敗的勇氣,我承擔不起,不如早點放松,免得他人嘲笑。這樣至少在我來年再次失利時我可以說:我只是選擇不想學了,這個成績并不是我的實力,我完全可以更好。個人認為是一種自我逃避。
-本身已經沒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不是自愿選擇高復。(當然也有例外)
當然,我也見過成績大大提高的例子。比如有人復讀兩年,從不上線到專科到重點。(這樣時間的付出是否值得?);本身已上重點卻心向名校的高復生,在一年努力后考上清北。
------------
復讀到底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匿名用戶
復讀其實是一件有點苦,也是一定需要決心才能做好的事。不管是像我這樣為感情,還是為自己,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打算才能真正沉下心復讀。很多人都覺得高三很痛苦,但是……高三的痛苦和壓力對于工作之后的壓力來說真的真的太不算什么了,而且,我個人認為,復讀付出所帶來的收益,很可能會大于工作之后同樣付出所帶來的受益。我現在的確很后悔沒有更好學習,復讀之后上的學校仍然是很一般的大學,這讓我工作后的起點的確低了一截,為此我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遠遠超過高三或高四。
@匿名用戶
若家庭條件好,沒有必要復讀,因為太苦。ㄕ娴模5珜τ谖业蓉毾轮修r來說,讀書是最好的也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有錯,家徒四壁,拿什么和人拼?),F在,剛剛畢業,我能現在與如此優秀(國內數一數二)人才同學一起談笑風生、看到他們的世界(自然是我這輩子都看不到的風景),我趕不上,但至少我開闊了視野,在與人并肩作戰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我的能力!我現在的出路也還算可以!這些都是普通大學遠遠趕不上的!反正我感謝那一年!復讀改變了我的命運。ㄒ粋家徒四壁的學生)
體驗就是全世界都放棄你了一樣,父母再也不過問你的月考成績,盡管成績很好,沒人稀罕了。鄰居鄙視,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回家過年。一年不愿意說話,一年像機器不知疲倦地做完一本又一本的題目,不知疲倦地做完一套一套試卷,最后堆了滿地的資料,累了就一個人走在校園里流淚(本人男,不輕易流淚),但咬牙堅持10次月考,每次都是前三,最后高考第一,進了985中第一階梯學校。
@Julian Cheung
我是美術生
感覺就是爽。壓力大,但是努力著一點一點證明自己。
美院成績出來的時候我所有家里人都不信,都親自查了一遍分數…
在北京學畫畫的時候,身邊考四五年的同學有不少的…大家壓力都大。
但是回家學文化課就很糾結…
可能別人看著有點怪吧,學畫畫的非要多讀一年,但是我心里知道和別人不是在一條跑道上…
當時心里一點爛事兒都沒有…
正常上課,中午帶面包相機留教室,偷拍學習好的同學的筆記還有卷子,回家做完自己的卷子抄筆記…
估分報志愿只報了一個央美。
高考后等文化課成績的時候晚上一點多在打游戲,這時聽到朋友說分出來了。
父親路過門口,“玩什么玩!還不睡覺!”
我“等會兒…”
打完那盤(用的神靈…)查了一下,文化課過了。
我“爸出成績了”
父親“考咋樣?”
我“夠了,今年走了”
然后我關燈睡了。
父親激動的一夜沒睡…
@楊楠
如果真的決定復讀,請拿出必勝的信心和毅力來對待這一年。
畢竟,高考,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感謝!
------------
名校老師們怎么看復讀
其實高考復讀生有很多優勢:
知識儲備比較豐富。教育改革的趨勢是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這對高考復讀生很有利。
考試經驗豐富。復讀生親身經歷過高考報名、體檢、政審、熟悉考場,感受考場氣氛和考試全過程,這對第二次高考很有幫助。
心智更加成熟。復讀生經歷過高考挫折,年齡和閱歷增長了,性格更加穩定成熟。
比應屆生多復習了一年。
人有無限可能,不要小看自己,放棄希望。幫助我們點燃指路明燈,把失望變成希望,把希望變成成功的現實。高考復讀,考生選擇了勇氣,選擇了堅持。復讀之路并不平坦,但在堅定的決心之前,配合良好的復讀環境、復讀師資,現實一定會再次青睞敢于為自己夢想拼搏的人。
